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老照片库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古村落改造的下南山,是否会是另一个创造10亿产值的“袁家村”?

    信息发布者:青叶株
    2017-06-05 10:38:55    来源:半农学院 互联网农业   转载

    导语

    200多人的小村,却做到了日接待量18万人,收入过亿,说起乡村旅游黑马袁家村,相信大家都不陌生。古村落的改造,也是目前发展的重要方向。古村落改造,到底应该怎么做?下南山模式,会打造出另一个“袁家村”吗?

    清山、绿水、瓯越吊脚楼,下南山村古民居群,位于莲都区碧湖镇下南山村,始建于明万历年间,为郑氏聚居地。

    村落依山而建,坐东向西,面向瓯江,呈阶梯状分布,现存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民居数十幢。整个村落建筑因山地形制构筑,布局合理,泥墙青瓦形制古拙,错落有致,充分反映了清末民国初年农村的风俗风貌与自然环境特色。

      

      

    联众选择了这座地方特色鲜明、地理自然环境优美的古村落,投资6000万,依靠他们多年乡村开发行业积累多年的资源和经验,通过保护性开发与市场运作,建立以古村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度假业态,满足城市居民对差异化乡村旅游度假的需求,恢复古村活力,带动周边区域发展。

    下南山·改造前

    由于长期遭受风雨侵蚀,老村缺少日常的维护管理,无人居住的老屋就渐渐荒废倒塌了,大部分古民居漏雨严重、梁架倾斜倒塌、木构件霉烂、墙体开裂坍塌。

    2012年开始,国家开展古村落调查,文物部门对下南山村古村落开始修缮加固,一期维修工程已完成,整体村庄的保护、利用规划也正在编制中。

    但以政府一己之力进行单纯的保护性修缮,仅能维持建筑原貌,而缺乏永续性,如果不是每年持续投入维护,等待着这些经过修缮的古村落的命运仍然是败落,基本在5-6年后仍需要重新修缮。

    通过市场的方式对古村落进行保护性开发,才是保护并传承古村落活态历史文化的有效途径。

    下南山改造与保护性开发

    01

    结合当地文化,打造休闲特色民居

    碧湖镇下南山村始建于明万历年间,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,是浙西南山地古民居的代表,当地瓯越吊脚传统建筑制式,是其最大的特别。

    针对这些特色古民居,联众采取的模式是,根据下南山历史文化根据每幢房屋的现状设计房间布局及主题风格。充分展现下南山村特有的农耕文化、瓯越吊脚建筑风格。每幢房屋都定义一个风格鲜明、意境深远的主题,客房空间布局、软装家具都围绕相应主题设计布置。

    每幢房就是一个酒店,每个院子就是一道风景。

    野趣的外部空间配以奢华的内部设施,将自然景致与人文关怀相融合。高标准的硬件设施、艺术级的软装设计,满足住客高品质的生活及审美需求。

        

    02

    打造个性化民居,满足不同需求

    以“一院一品,一房一景”为设计理念,每幢房子基本上都有不同的庭院,有不同的品质和风格。

    设计团队根据每幢房特有的格局和特色,加入一些不同元素:青砖、老石板、瓦块、石墨等来丰富整一个庭院。

    雅致、仿古、乡愁、怀旧……不同的民宿主人有不同的品味与爱好,用不同的景观树、盆景,也可以打造不同的故事。

    03

    保护性开发

    由于下南山特殊的山地环境,原民居依山而建,为了不破坏村道的原始味道,保留村落的自然风貌,在现代社会高度机械化的今天,依然用原始的运输方式——肩扛、人抬、人挑、骡驮……延续下南山村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脉络。延用传统的工匠、技艺,还原理想的乡村度假生活

    04

    社区参与

    联众将聘请古村落的原住民加入到酒店的经营服务中,让住客体验到原汁原味的当地文化。

    下南山结合当地农事特色,举办各类农事、节事及相关活动。

    杨梅节、枇杷节,众多民俗农事活动,古村落、古樟树构成的古朴风貌,堪比漓江的瓯江自然风光,已成为美术写生、艺术创作、油画生产基地和摄影创作基地,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。

    05

    “吃”上做文章,满足多种需求的配套

    民以食为天,吃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。因为吃,火了一个地方的事例也不少见。以袁家村为例,其成功更大程度上就是在地方小吃做文章。而对下南山的开发中,“食”同样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。

    将利用水系环绕的滨水空间、空间开阔的区域,营造静谧舒适、亲近自然的餐饮体验,以丽水小吃为特色、融合中餐精品菜、西餐料理等。配置茶室、酒吧、咖啡吧等多种业态,同时配备多功能厅,满足会议、聚会、主题活动等功能。

    依山而建的无边泳池、提供养生服务的瑜伽房、SPA房、书吧、酒吧、迷你影院等。

      

    06

    文化传承的保护同样重要

    一个地方的美不仅仅是看它的建筑物,更在于它的灵魂与精神。俗话说:“一方水土,养育一方人。”追本溯源,那个根正是地方的文化。保护地方特色,更重要的是对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。

    因此,除了对建筑的保护性开发以外,联众还在积极收集各种老照片、书籍,准备建造陈列馆,在每幢房子前做块牌子告诉游客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。

    模式创新,实现多产联动

    单一的古村落开发,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假日经济的情况。为解决这个问题,联众整合系列资源,实现多产联动,打造“乡村分时度假”模式。

      

    联众董事长兼总裁余学兵

    01

    聚力量

    建立了“联众老年大学”,发展慢生活学院,吸引中老年的加入,打造乐、民族舞、交谊舞、等课程,成为中老年人学习,交友,娱乐的大平台。

    联众还建立了一个“城仙居慢生活俱乐部”,只要你向往乡村慢生活,就可以免费加入,目前已经有近5万名会员。这也成为联众销售的最大资源平台。

    乡村度假卡,联众组织了旅游团,通过几天游览建立起基本的信任,度假卡的下单率达到90%以上。度假卡目前可以在全球1万多家合作酒店使用,并且可以在合作旅行社的国内外旅行线路使用,而它的消费成本几乎是正常价格的一半。因此受到了市场的欢迎。

      

    02

    聚人气

    度假卡可以为各地的酒店和度假村带来客源,客人用度假卡入住联众或合作伙伴的酒店。

    而这一切通过整体循环,形成了联众提出的另外一种模式:“乡村分时度假”模式。

    以各种经营方式吸纳消费者,将其导流到自建的民宿及酒店;同时,通过发展中老年会员,保证闲时酒店有足够的客流量。

    “乡村分时度假”解决了乡村休闲行业投资大、回收慢的痼疾,也平衡了经营中的淡旺季问题,目前联众集团拥有分时度假会员近10万人。

    不难发现,目前对休闲旅游的开发,不再是过去单一的模式,而是多渠道、全方位的开发。国家目前大力提倡的田园综合体也从侧面体现了这一发展的趋势。同时,市场的发展决定,只有满足多种需求,具有特色的休闲旅游项目才是持续的,有生命力的。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