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村落街道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敲好吃的银杏,为什么会那么臭!?

    信息发布者:青叶株
    2018-01-09 11:10:47    来源:沙漠豪猪 果壳网   转载

    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,分类学家们也不例外,在给生物命名时也会出现各种小学生级别的错误,银杏Ginkgo biloba的属名Ginkgo就是这样的一出公案。

    银杏,大家应该都很熟悉。图片:maxmaria / flickr

    银杏的属名之错 从何谈起

    银杏原产于中国,在镰仓时代(1192—1333年)被传播到日本,欧洲人直到1712年才通过一本叫做《廻[huí]国奇观》的书认识了这种植物。这本书的作者坎普佛尔曾经在长崎的出岛居住过两年,是当时与闭关锁国的日本有交流的极少数外国人之一,他的书中描写了包括植物在内的各种日本事物,成为后来林奈给东亚植物命名时的重要参考。 

    就是这一拉丁名,出了个错。图片:saga.co.uk

    但不知是坎普佛尔的手稿太过潦草,还是印刷时候工人疏忽,总之在出版时,银杏的名字从Ginkyo变成了Ginkgo,林奈在命名时也就跟着错下去了。故事到这里还没完,Ginkyo是日语ギンキョウ的拉丁文音译,ギンキョウ确实可以写作“銀杏”没错,不过作为一种树的名字时,“銀杏”一般读作イチョウ(ichou),做草药时才读作ギンキョウ。也许,坎普佛尔当年是找药铺伙计问来的植物名字。

    作为树木的银杏,也许应称之为Ichou biloba。图片:cipher / flickr

    要问为什么这样读,就又要追溯到银杏的老家——中国。根据最通行的说法,イチョウ实际上就是汉语“鸭脚”的音转,鸭脚就是银杏的古代俗名,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“白果,鸭脚子,原生江南,叶似鸭掌,因名鸭脚。”仔细观察大树上一片片的鸭脚掌,我们会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事情。 

    银杏的叶片。图片:barockschloss / flickr

    外形可爱的叶子很好认

    银杏叶片大体呈扇形,弧形的边缘中央往往有一个缺刻将叶片分为左右两片,种加词biloba就是拉丁文“二裂”的意思,而且幼叶在刚萌发时不止二裂,而是有许多裂片。

    银杏幼叶。图片:Joel Ignacio / flickr

    银杏的脉序是二叉分枝,在种子植物中虽然说不上独一无二,但也是极为少见的。所谓二叉分枝,指的是每片叶子上的叶脉都是不分主次地一分为二,经过多级分支延伸到边缘。银杏的一个英文俗名maidenhair tree同样也描述的是叶片形状,maidenhair并不是指女子的头发,而是说银杏的扇形叶片形状和女性下体毛发的分布形状相似。

    银杏的叶脉。图片:Anders Sandberg / flickr

    银杏的叶片长在枝上:在长枝上一般是螺旋状散生,而在短枝上一般是簇生的。每年春天这些簇生的叶片中会长出银杏的繁殖器官——雄株是雄球花、雌株是雌球花。银杏的雄球花形状很像被子植物的柔荑花序,而雌球花和叶脉一样也分二叉,是肉滚滚的“Y”字形,每个分叉的顶端都有一枚胚珠,大多数情况下只有一个能发育成种子,也有两个都发育的。 

    银杏雄球花。图片:Marcin Kolasiński / wikipedia

    银杏的雌球花。图片:Imc / wikipedia

    能吃的银杏为何有臭味

    银杏的种子外层是杏黄色的肉质外种皮,表面有一层白粉,故名“银杏”;中种皮骨质、白色,“白果”之名由此而来;肉质的淡绿色胚乳被包裹在薄膜状的内种皮里,能吃、略苦,含有氢氰酸等有毒物质,不能多吃。

    银杏的种子。图片:Aomorikuma / wikipedia 

    由于可以食用,在北京街头种着银杏树的地方,每年秋天都分布着许多捡拾银杏种子的大爷大妈,且不说公共道德和交通安全,光是能忍耐臭味这一点,我对他们就十分钦佩。银杏看起来萌黄可口的外种皮中含有丁酸和庚酸,散发着一种脂肪变质加水果腐烂般的恶臭,本科的时候我们宿舍窗外就有两棵银杏雌树,每年秋天都熏得我们不爱在宿舍呆着。 

    银杏的中种皮、内种皮和胚乳。图片 :inakaaruki.jp

    银杏是银杏目现存唯一的一个物种,天然林只存在于浙江天目山。由于株型美观、生长快、病虫害少、秋天金黄的叶子绚烂无比,银杏在城市绿化中被广泛应用,唯独臭味这一点实在令人心烦。

    还好银杏能吃,才在吃货心中挽回了几分。图片:David Z. / flickr

    好在它们是雌雄异株,多种雄树少种雌树就可以解决问题。但是,银杏的雌雄株形态区别并不大,人们在生产中总结过一些规律,比如雄树分枝多、夹角小,雌树分枝少、夹角大之类,都只能是大致区分,并不准确。观察雌雄球花区分倒是很简单,可是银杏从发芽到性成熟需要很多年,等长出球花了,就算能区分也已经来不及了。在现代林业生产中,最靠谱的方法还是检验染色体核型和分子标记。 秋天的银杏大道,你居住的城市是不是也有呢? 图片:rurubu.com

    在银杏的林业生产中,不光可以通过播种种子获得苗木,还可以利用银杏的无性繁殖机制。在一些高大的银杏树下,我们经常能看到地面钻出很多小芽,它们大多不是种子萌发形成的实生苗,而是银杏复干现象的产物,每棵小苗都能成长为一株新树。银杏从一两年生的小苗到上千年的大树,都可以在根茎过渡区萌发出新芽,尤其是在树梢衰老后会大量萌生,长大后看上去就是一株老树附近生长出很多小树。北京的大觉寺中有一株被叫做“一龙九子树”的古银杏,就是这样形成的呢。

    萌生而出的小树苗。图片:Martin Mihaylov / flickr

    复干长大了就会形成这样的银杏群。图片 :rekishi-roman.jp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